自回归语言模型
预计学习时间:20分钟
自回归语言模型(Autoregressive Language Models)是一类通过预测序列中下一个元素来生成文本的模型,它们依赖于之前生成的所有内容来预测接下来的内容。
自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
自回归语言模型基于条件概率分解原理,将文本序列的联合概率分解为条件概率的连乘:
在这个公式中,每个词的预测都依赖于其之前的所有词。
自回归模型的特点
- 单向上下文:只能利用左侧(之前)的信息预测下一个词
- 生成过程:自左向右逐词生成
- 天然适合文本生成任务:可以自然地按顺序产生连贯文本
自回归模型的实现
自回归语言模型的实现方式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而演进:
- 传统统计方法:N-gram模型
- 神经网络实现:
- RNN/LSTM/GRU:通过循环结构捕捉序列信息
- Transformer解码器:通过掩码自注意力实现自回归特性
# 使用PyTorch实现简单的自回归模型示例
import torch
import torch.nn as nn
class SimpleAutoregressive(nn.Module):
def __init__(self, vocab_size, embedding_dim, hidden_dim):
super(SimpleAutoregressive, self).__init__()
self.embedding = nn.Embedding(vocab_size, embedding_dim)
self.rnn = nn.LSTM(embedding_dim, hidden_dim, batch_first=True)
self.fc = nn.Linear(hidden_dim, vocab_size)
def forward(self, x):
# x shape: [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]
embedded = self.embedding(x) # [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embedding_dim]
output, (hidden, cell) = self.rnn(embedded) # output: [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hidden_dim]
logits = self.fc(output) # [batch_size, sequence_length, vocab_size]
return logits
def generate(self, start_tokens, max_length):
"""生成文本序列"""
self.eval()
current_tokens = start_tokens.clone()
for _ in range(max_length):
# 获取预测
logits = self(current_tokens)
# 取最后一个时间步的预测
next_token_logits = logits[:, -1, :]
# 采样下一个词
next_token = torch.argmax(next_token_logits, dim=-1, keepdim=True)
# 将新词添加到序列中
current_tokens = torch.cat([current_tokens, next_token], dim=1)
return current_tokens
"自回归语言模型是当代大型语言模型的核心架构基础,GPT系列模型都采用这种方式构建。"
自回归模型的优缺点
优点
- 生成流畅自然的文本:逐词生成符合人类阅读和写作习惯
- 实现简单直观:训练和推理逻辑清晰
- 适合开放式生成任务:故事创作、对话等
缺点
- 存在曝光偏差问题(Exposure Bias):训练与推理时的条件分布不一致
- 无法利用双向上下文:无法同时考虑左右两侧的信息
- 生成过程无法并行:每次只能预测一个token,推理速度受限
模型类型 | 代表模型 | 关键特点 |
---|---|---|
基于RNN的自回归模型 | AWD-LSTM | 长期依赖处理能力有限 |
基于Transformer的自回归模型 | GPT系列, LLaMA | 可捕捉更长距离依赖,规模化潜力大 |